立夏的风俗及来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更预示着夏天的行将到来。各地立夏有不同的习俗习惯,民间过立夏有什么习俗呢?
1.立夏的习俗
秤人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首要流行于我国南边,起源于三国年代:传说刘备身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托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育。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添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报告,由此构成传入民间的习俗。听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天酷热,不会消瘦,不然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提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穿耳朵眼
旧时,母亲多挑选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眼,说法是此日穿通的耳朵眼不容易长回去。
穿耳朵眼时,母亲一般不事前阐明,以免孩子护疼。而是预先准备好用火消过毒的绣花针,并把孩子哄到自己怀里吃鸡蛋,在孩子吃鸡蛋张口咬蛋时,一针快速穿过孩子的耳垂。
挂蛋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气候晴暖并逐步酷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胃口减退逐步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知大众,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防止疰夏。
斗蛋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篷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便是碰蛋),那是这天最高兴振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忌坐门槛
立夏天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天,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午睡,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革除疾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