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风俗有哪些?全国各地夏至风俗习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即酷热的夏天降临。古诗有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说的是到了夏至时节,白天逐步拉长,此刻碧绿的鲜竹姑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现已开端发出阵阵的幽香了。

夏至风俗有哪些?全国各地夏至风俗习惯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是我国一个陈旧的传统节日,是民间常说的“四时八节”中的“八节”之一。在古代,官民都很注重夏至这个节日,人们经过祭神以请求灾消年丰,风调雨顺。那你知道各地夏至有什么习俗吗?

夏至的传统习俗

祭神祀祖

在古代对这些典礼感很激烈,如同大多数的传统节日有这种祭祀,这是由于夏至到了,也是该收麦子的时节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这个时节庆祝丰盈、祭祀先人的习俗,人们用这种方法来请求安全,期望有个大丰盈,更期望先人们给保佑一年比一年好的美好愿望!也感谢天赐丰盈,又请求取得“秋天的五谷丰登”,因而,把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中。

消夏避伏

夏至之后,气候进入最酷热的时节,古人称之为“伏日”,今人称之为“三伏”。古人对“伏”的界定是以“夏至”为起点,因而,从夏至开端,“消夏避伏”的习尚就逐步兴起了。

在北方,夏至到了,女人们开端相互赠送自己做的扇子,买的胭脂之类的小礼物,这些东西能够用来散去体内的热气,能够防生痱子。这是民间的一些习俗,而在宫殿之中,“夏至”之后,皇宫中会拿出从前寄存的冰块,这些被叫着“冬藏夏用”的冰,说是能够用来“消夏避伏”,这些宫中夏至习俗,从周代开端,一朝朝的在连续下来。

称人

这是一些民间的习俗,在不少当地都有,说夏至称人能够知道肥壮,更能够起到大吉大利。乃至当地俗称是“称人节”,为此还有着“慎起居、禁咒骂、戒剃头号的忌讳。

给牛改进膳食

这是山东临沂一带盛行习俗,牛在古代是一家人的生计期望,大多数农活全赖它了,因而这天,就给牛煮麦仁汤喝,听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还有歌谣作为依据:“春牛鞭,纸牛汉(公牛),麦仁汤,纸牛饭,甜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哈哈,和人差不多了。

全国各地夏至习俗习惯

1.、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

依照老北京习俗习惯,每年“夏至”开端能够大啖生菜、凉面,面条肯定是老北京炸酱面。

2、 山东:冬至饺子夏至面

在山东,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在“夏至”这天也遍及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3、江苏:夏令“三鲜”少不了

“地三鲜”是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