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演化前史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极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此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日称国家树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承受全国政协的主张,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抉择》,决议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建立的巨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庆的庆祝方式曾几经改变。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一起举办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政策,决议变革国庆准则。尔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办隆重的聚会和大众游行活动,但未举办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网友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qq19627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