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圆、元宵的风俗由来

吃汤圆、元宵的风俗由来

国学帮材料下载网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食物,旧时曾称作“圆子”“汤圆”“糖圆”“团子”等。 这些姓名与“团圆”音近,取团圆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标志全家人团团圆圆,友善美好,人们也以此来思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愿望。

第一种说法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听说,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漂着个浮物,色白微黄,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食之,内里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昭王所以令人以山楂为馅拷贝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习。

第二种说法

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大约构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呈现了“乳糖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