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元宵节风俗

元宵节,莆田有什么风俗?

国学帮材料下载网

从正月初十起为“元宵”。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

元宵节在莆仙适当热烈,尽管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刻、内容、方式不完全共同,但均表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乡村尤为杰出。

莆仙城区元宵节以大型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辅以里社行傩。首要供鸡垛课艹酒讹旬番莫是舞龙灯、耍狮子、弄九鲤、车鼓队、十音八乐、迎神仪仗队、骑兵、妆架等隆重部队。在几天的元宵期中,锣鼓喧天,乐声动听,穿街走巷,把欢喜送给大众。有的还把龙灯、狮子接到家门口扮演,请求新春吉祥如意,财路象龙灯、狮子翻腾跳动,滚滚而来。乡村元宵节,境内从正月初十至二十日,各村(曩昔叫“境”)各家族环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一般3天,有的还联合闹元宵。以行傩迎神为主,随同隆重的游灯活动。

城区元宵行傩以十五、十六两夜为多,故称这两夜为“元宵心”。一般都不演戏,由里社首老捧出社炉绕境,各户或迎接入厅堂,进香拜祝,俗称“接行傩”,或在门口焚香烧火叩拜,俗称“炉纸”。在社炉绕境的一起,行傩的执事以木雕的“社妈”1尊,头上插满鲜花,向各户“散花”,妇女祈子者,虔诚地从“社妈”头上取下一花插在自己头上,名为“请花”。元宵夜,各户都煮糖食点心,全家共吃,并飨行傩执事。有的里社除了举办“行傩”之外,还在里社广场上烧火堆跳棕轿,选年青力壮的男性抬着社神座轿越火而过,往复跳至火熄,俗称“跳傩火”。

涵江各里社庆祝元宵,一般是分两次举办,第一次是“行傩”,各户都在门口焚香烧火叩拜,不象城区接入厅堂,而在当夜各户煮面、汤点共食。第2次是“行傩”后一二夜,一般都演戏酬神,并放烟火助兴,或扮僮身跳火祈安全等。乡村中庆祝元宵,遍及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交叉放烟火、跳(摆)棕轿,扮僮身踏、坐刀轿、掷铁球和扮神像出巡等各种活动,有的仅仅单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