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大蒜

端午节吃大蒜的风俗,相信你没传闻过吧,其实在许多当地,端午节必定要吃大蒜。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大蒜呢?下面小编为你揭秘由来。

国学帮材料下载网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大蒜?

吴江农谚有云:“端午不吃蒜,鬼从门前钻。”端午吃大蒜,传闻可以避“五毒”,避邪驱瘟。豆腐炖大蒜,则是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按老南京规则,端午的正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传闻夏天可免腹疼。

河南、浙江等省乡村每当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前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同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当地,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传闻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也有一些当地吃“蒸独蒜”(一棵蒜苗只长一个又圆又大的蒜头,称之为独蒜)。

蒸独蒜做法极端简略。将若干独蒜剥掉外皮,洗净,用碗装好,撒些红糖,在锅里蒸至熟烂。端上桌后,再淋一勺香油,用筷子和匀。一家巨细在享受其他甘旨之前,人人都得遵从老规则—先吃独蒜。夹一个独蒜放在嘴里,只需轻嚼几下,蒜蓉便软软地滑进了胃里。独蒜特有的香味与辛辣味会让人的味觉神经高度振奋,也让人的食欲大开。

端午吃独蒜的风俗传闻是由初唐时期,在本县任职的一位李县令撒播下来的。李县令有个宝贝儿子名叫得福。得福十岁时,得了一种相似缓慢肠炎的泻病,每天拉稀十几次。因为县令是个人人赞颂的好官,登门献药方的名医不可胜数,但没有一个方剂收效。县令眼看自己的儿子生命垂危,他伤心得肝肠寸断。

转瞬到了端午那天,一位从前得过县令协助的乡野郎中传闻此过后,自动走进县衙,对县令说他有个民间偏方能治好令郎的病。郎中把写好的方剂拿给县令看,只见上面写着:“蒸独蒜一碗”。县令看到这个古怪的方剂心生疑虑,但仍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吃端午饭时给儿子蒸了一碗独蒜。他怕儿子不吃,还特别撒了些红糖、香油。得福津津乐道地全吃完了。奇特的是,次日,得福的泻病显着减轻,一周后便康复。而县令也觉得难以想象:“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独蒜头竟还能看病。”

“独蒜治好县令儿子怪病”的故事传开后,大众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以至于后来每年的端午节这天正午,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蒸独蒜”用来防病。有些闻不惯气味的人把独蒜切片当配料参加菜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