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崇凤”之说与郧县《凤凰灯》

凤凰,是传说中一种美丽的仙鸟,尊贵纯洁的鸟王,是标志吉祥如意的神鸟。国学帮材料下载网 在我的家园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从清光绪九年(1883年)以来,以凤凰为造型道具的《凤凰灯》在郧山汉水间翩然起舞,历经数代民间艺人和文明人的不断完善发明,然后流光溢彩地颂扬开来。现在,说起《凤凰灯》,郧县人简直无人不晓。

  我作为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大众文明作业者,幼年和少年年代,是聆听着“凤凰”的悠扬声长大的。每当新年、元宵节,我就追跟着“凤凰”依依不舍,嘴里跟着唢呐声哼唱着高雅的“凤凰点子”,心思跟着那上下飘动的彩色凤凰好像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当地。郧县《凤凰灯》夸姣的声响,精深的灯艺,高雅特别的扮演,使我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世纪初春,应十堰市、郧县政协文史委的聘请,依据我对《凤凰灯》的亲见、亲闻和亲身经历,就“楚人崇凤”之说与郧县《凤凰灯》来源、民间撒播和现在的承继与展开,谨以此文献给酷爱“凤凰”的人。“楚人崇凤”之说与《凤凰灯》来源

  湖北自古以来就撒播着“楚人崇凤”的传说,这是自上古以来的一种文明现象和图腾崇拜。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我国古代文明属二元巧合,其标志性的灵物便是“龙”和“凤”;“龙凤呈祥”是我国数千年旷日不变的一种吉祥如意的文明定语。龙,雄壮谨慎;凤,精巧灵敏。楚人是颛顼、回禄的后嗣,颛顼族以鸟为其维护神。“鸟”实即“凤”,因此回禄也是崇凤之族。在“楚辞”中就有许多歌颂“鸾鸟凤凰”的诗句。据甲骨卜辞,“楚”字字型便是“林间太阳”,《凤凰灯》以“丹凤向阳”、“双凤向阳”为扮演主题,正表现了这种深重厚重的文明底蕴。

  “楚人崇凤”的遗风在湖北民间舞蹈中经常可见。郧县、郧西、竹溪、十堰市、丹江口市、洪湖市、潜江市、崇阳县、通山县、武汉市等地都有凤舞或凤舞的变异舞种撒播,其凤的造型与舞的扮演又各具特色。郧县《凤凰灯》、通山县《戏凤凰》、崇阳县《散戏灯》,于1991年正式搜集编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便是杰出的例子。

  “楚人崇凤”的遗风还表现在:全省近三十种民间舞蹈中有以凤命名的舞蹈动作,如“凤凰展翅”、“凤允许”等;还有相当多的以凤命名的音乐曲牌,如《凤凰点子》、“凤还巢”等。这些尘俗中的乐舞与出土文物、民间绘画、民间工艺交相辉映,杰出地提醒了楚人对凤的爱崇。人们崇拜凤凰,把悉数夸姣的东西赋予凤凰,也把深深的尊敬寄予于“玩凤凰”的艺人。而舞乐者则不时感到,他们的扮演和配乐是在进行一种严肃而又纯洁的敬神礼仪,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人与神往来的感觉,其扮演配乐中的一举一动,都满怀忠诚,到达了炉火纯青、自我陶醉的境地——我便是凤凰,凤凰便是我。郧县《凤凰灯》的扮演艺诀:“脚眼手身法,心肝脾肺神”,表达的便是这种夸姣的情愫。

  关于郧县《凤凰灯》的来源,县文明馆事务干部曾作过细致的查询采访。已故的“老文明”张道生先生曾带病奔走于郧县、十堰市城乡和武昌县,把握了精确详尽的第一手材料。据郧县较有影响的凤凰灯艺人耿少臣1906-1989讲,他家祖传三代玩凤凰,享有“耿家凤凰”之称。老艺人李心庠、燕文彦介绍,他们曾听闻名艺人王春堂1886-1956口传:郧县县城人王明德,身世书香世家,清光绪九年癸未科进士,曾任清廷“学道”,在慈禧太后改“龙在上凤鄙人”为“凤在上龙鄙人”年代,他家每年元宵节悬挂一盏竹篾所扎、五颜色纸裱糊的凤凰灯。有一年,他向县城一些民间玩灯艺人提议:“你们年年都是玩狮子、龙灯,能不能玩个新鲜灯、文明灯?就玩个凤凰灯嘛。”艺人们一听觉得言之有理,就以他家挂的凤凰灯为原型,扩展尺度扎制,由两人掌握,玩起了《凤凰灯》。尔后通过代代民间艺人和文明人撒播加工,参阅图像、戏剧、传说等不断改进,使《凤凰灯》扮演、音乐和道具工艺由粗到细、由简到繁,逐渐形成了一种完好的、具有一起面貌的民间花灯舞蹈。

  郧县《凤凰灯》的道具系用精心修削的竹篾扎骨架,用皮纸、纱布、细布、彩纸和上光色纸裱糊张贴,按头、颈、身、翅、尾、腿六个部位别离制成后再组合衔接,全体形象如《说苑》所述:“鸿前鳞后,颈项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颌而鸡喙延颈奋翼,彩色备明。”一只凤自始至终凤颈平直扩展长约8米左右,两翼打开宽约2米。扮演时用2米长的竹竿操作凤头带动凤颈自在转向,凤身随凤颈的运动迂回,呈曲弧形有规则地运动。凤身下有操作绳扯动双翅和凤尾慢慢闪烁,形状传神,绘声绘色。传统扮演节目《丹凤向阳》分为“嬉牡丹”、“向阳”两大情节,扮演内容根本按“凤鸣、出巢、游园、寻花、戏牡丹、擦痒、理羽、打盹、向阳、扑翅”的程序进行,最终向观众“三允许”表明称谢完毕。

  1995年,我在湖北《文明与风俗》杂志宣布了《民间艺术奇葩凤凰灯》一文,描绘了《丹凤向阳》的扮演情形。在红日即出、鲜花怒放的美丽清晨,一只彩色丹凤引颈舒翼,翩然起舞,时而翱翔于云空,时而穿绕于花丛,纵情旅游新春的美景。一瞬间,它发现了自己心爱的牡丹花,乐不可支地围着牡丹愉快地嬉戏。称心如意之后,它用心肠梳理起自己亮光的茸毛,然后打盹小憩。此刻,旭日东升,太阳的光和热把它吵醒,它欣喜若狂的展翅飞向太阳,在太阳光升起的当地一再朝拜、回旋扭转而舞,最终狂喜翻飞,尽兴方休如诗如画的神话意境,高雅细腻的拟人化扮演,生动形象的舞蹈语汇,配以清亮高雅的吹打乐配乐,把标志吉祥如意的凤凰、荣华富贵的牡丹和光亮美好的太阳联络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淋漓舒畅的动听画面,令观者心旷神怡,宛如置身仙界。郧县《凤凰灯》的源流沿革及展开轨道

  伴跟着《凤凰灯》的不断演进,郧县先后涌现出耿启才、耿杰臣、耿瑞臣、金玉镯、汪新阶、赵培基、“随记”别号、何金竹及罗家河民乐班等优异传人代表。特别产生了画家汪发臣、鼓师王春堂被人敬称“王七爷”、乐工“黑桩”别号三位名家之后,方使“凤凰”定型至今。他们反复推敲、揣摩家禽、飞鸟的各种动作神态,王春堂还专门养了一只阉割过的大公鸡,悉心查询研讨其日子习性和多种动作姿势。他们独出心裁地加长了“凤颈”部分,使凤头、凤颈成为灵敏扮演的主体魂灵,相应地规划了民间的、戏剧的、古典的和宗教的杂揉混合《凤凰点子》音乐,以及各种锣鼓经,形成了“多吹少打”、清亮高雅的配乐特色,力求到达动与静、情与态、舞与乐的高度和谐,使扮演炉火纯青,丝丝入扣。

  通过代代艺人的尽力,《凤凰灯》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喜欢和喜爱。每年新年“踩街”游行、元宵“闹花灯”时,“凤凰”的出现最有目共睹,令观众肃然起敬。每当举办灯展,各种花灯节目集结游行时,常以龙、凤为首,涵义“龙凤呈祥”,随后摆放其它花灯。旧时达官贵人们过生日,也有用《凤凰灯》来道喜的风俗;《凤凰灯》在商贾富户扮演,主东家常引为荣耀,要给掌凤头者挂“银牌”银制的装修佩带品,给掌凤尾、掌鼓板者赏“红包”赏钱。新年的舞队之中,玩凤凰的艺人往往最受人们的尊敬。沿用至今,《凤凰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要燃放鞭炮热心迎送,还奉送卷烟和糕点,表明热忱。这些风俗,充分反映了郧县公民对凤凰的崇拜和敬仰。
  《凤凰灯》的美伦美奂、高雅纯洁,熏陶着一代又一代郧县人的心灵和情趣。现在四十多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谈起建国前后的凤凰灯,简直无人不晓。许多郧县人听见“凤凰点子”那夸姣的音乐,就力争上游地循声而出,那彩色缤纷的凤凰舞到哪儿,人们就蜂拥跟从到哪儿,一遍又一遍地细细观看,用心品尝,聆听着“凤凰啼鸣”而生长和日子。不少人从中学会了凤凰扮演的一招一式,了解了“凤凰点子”音乐演奏,由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凤凰灯传人。

  1943年冬,郧县《凤凰灯》应邀前往老河口扮演,由王春堂、金乾德、燕文彦、李心庠等主演、主奏,遭到当地热烈欢迎。

  1953年3月,由王春堂等主演的《凤凰灯》,赴武汉参与全省民间艺术会演,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观看,点评甚高,扮演取得最高扮演奖和荣誉奖。

  1959年,襄阳、郧阳两署兼并期间,郧县《凤凰灯》参与了襄阳区域汇演,给襄阳公民留下了难忘的形象。

  1977年10月,郧县《凤凰灯》扮演新秀邓明、计晓等参与湖北省乡村文艺会演取得一等奖。

  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照《武当》故事片,郧县“凤凰”飞上了武当山,为影片增添了风俗文明颜色。

  1982年至1984年,丹江口水利工程局先后派人到郧县买“凤凰”、学扮演,一起约请老艺人耿少臣、扎灯能手翁赓顺比及丹江口教导凤凰制作和扮演。

  1986年,郧县豫剧团创造扮演《卧龙拜凤》。把“凤凰灯”搬上了戏剧舞台,协作剧情交叉扮演,饶有风趣,在鄂西北传为美谈。

  《凤凰灯》在郧县撒播不衰,不断有所改进和立异,也出现过一些变异。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关镇的“仙女坐凤”;1984年以来郧县砖瓦厂、郧阳轿车零件铸造厂、郧县移民局、郧阳轿车改装厂的“龙凤双船”等,都遭到过好评。郧县豫剧团还曾用男、女艺人别离扮“凤”与“凰”,以双人舞的方式搬上舞台扮演。这些都阐明郧县公民对“凤凰”的崇拜,现已形成了一种影响长远的当地文明现象。《凤凰灯》集成篇荣载国家艺术科研卷首

  建国以来,郧县《凤凰灯》进一步得到了进步和展开,以它深沉的文明底蕴、夸姣的音乐、精深的工艺造型、高雅细腻的拟人化扮演,在楚天民间艺术百花园中别出心裁。可是,一百多年来,如此宝贵的民间舞蹈艺术遗产,却没有进行过体系的搜集和收拾,全赖民间艺人和极少数文明人口耳相传。1981年9月,文明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我国舞蹈家协会联合发出通知,发动和安排全国的文明艺术界和大众文明道路的干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普查、搜集和收拾编写作业。1983年1月,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同意。《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被列为国家艺术科研要点项目。

  在逐渐贯彻实施、展开普查复查的热潮中,郧县《凤凰灯》应势而出,被选定为郧阳区域要点编写舞种,于1984年开端了全面深化的查询、采访。郧县文明局、文明馆历任领导赵守浩、王文俊、汪生明、秦明海、郝定山、陈家林、易国光等同志都十分注重开掘、抢救、收拾、维护民间文明遗产,先后安排事务干部10余人,行程两千多华里,造访民间艺人、闻名长者、教师、修志人员等200多人,积累了30多万字的口啤和文字材料。1985年12月至1986年6月,咱们安排民间老艺人、中青年传人、文明馆事务干部,先后举办了五期《凤凰灯》集训班,记载、拍照了很多的第一手材料。

  追溯到五次集训,尽管尝尽了悲欢离合的味道,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五次集训,安排上安排我和张道生同志担任导演指挥,由我担任规范文字记载。初开端因为短少经历,集训作业走了一些弯路。跟着开掘作业的深化开展,咱们探索出了一个方法:每做一段内容动作便停下来,通过座谈“选优”,再按分、秒固定动作节拍,进行规范性的“还真”排练,总算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逐渐显露出它那如诗如画的诱人面貌。这只神话中的人世仙鸟丰厚生动的拟人化舞蹈语汇,以及相应的乐律节拍,逐渐跃然于笔下,这也是郧县文明人对《凤凰灯》由理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次腾跃。
  1987年6月,我和张道生编缉完成了3万多字的《凤凰灯》初稿,通过二稿修正,报送《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下简称《湖北卷》修正部初审。其时正赶上国家总修正部副主编陈冲同志对《湖北卷》五个代表性舞蹈稿本的审稿,凤凰灯从初审、统编、终审、誊抄、校订,都遭到了有关专家的必定和高度点评,然后使凤凰灯被列为《湖北卷》的要点选题,这是郧县《凤凰灯》以完好、详尽的文字记载而初次“啼鸣”和“出巢”。

  受《凤凰灯》编写成功的鼓动,郧县文明馆又收拾编写出《郧县材料卷》,于1988年6月报送省文明厅,卷内正文编写的4个舞蹈,有3个凤凰灯、双头人、郧县彩船被选入省卷。

  1990年12月,文明部对《湖北卷》稿本进行初审。我作为《凤凰灯》的首要作者,被选调参与了这次初审会议,并暂时担任了材料计算和保管;1991年3月,又参与了湖北土家族民间舞蹈《跳丧》研讨会。《跳丧》是传承“巴人好歌舞”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凤凰灯》是标志“楚天崇凤”的汉族代表性舞蹈,两者在初审中被确定为《湖北卷》的要点选题,参与这两个舞种的收拾和研讨,使我的编纂事务水平进步很快。1991年7月,我被湖北省文明厅正式聘为《湖北卷》特邀修正,担任了12个稿本的履行修正和郧县3个稿本的规范性加工使命。这期间,省大众艺术馆原馆长陈仁梁,履行修正熊旰锄对《凤凰灯》进行了屡次规范性加工。国家总部担任《湖北卷》的责任修正梁力生,一直把《凤凰灯》稿本作为范本,进行授课解说,并亲身执笔作修正教导。终审期间,《凤凰灯》的动作绘图,由特邀美编吴曼英大师担任,她亲身勾画骨胳体块“小样”和加画服饰“透视”。我怀着忠诚的崇凤之情,一遍又一遍地修正和誊清稿本,尽可能地跟随“凤凰”的高雅和纯洁,把凤凰灯稿本明晰工整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1995年12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由国家舞蹈出书社正式出书,全书分上、下两卷,载文图200万字。这部具有艺术、美学和多学科严重科研价值的历史文献,在宏扬民族优异文明和促进国内外的舞蹈文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效果。

  1996年8月15日,我不幸患脑溢血住院治疗,此刻正值《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出书发行,我用麻痹不灵的双手费劲地翻开册页,忍不住热泪双流。住院期间,省、市、县文明界的领导和不少亲朋好友看望我,更使我万分感激,至今难忘。郧县《凤凰灯》荣载正文篇首,这是郧县文明人一份极为宝贵的劳作成果,也是《凤凰灯》故土的公民对国家艺术科研的一份严重贡献。郧县“凤凰”展翅飞向南国和京城

  郧县《凤凰灯》入编《湖北卷》卷首,“楚人崇凤”的传说传遍了汉江南北。郧县人不只“舞凤凰”的劲头越来越大,并且舞出了新水平,舞出了新天地。

  1990年至1993年,郧县文明馆对传统的《丹凤向阳》、《郧县彩船》进行了加工改编,安排自编、自导、自演,先后为城关镇、县医院、县石油总公司等单位承办节庆纪念日扮演300多场,在全省文明体系中传为佳话。这期间,活泼在社会与民间的《凤凰灯》扮演单位,首要有郧县城建局徐小平主演、保险公司、修建公司、修建构件厂、原包装印刷公司、粮食局、个体劳作者协会、茶店镇、安阳镇等。其间修建公司、构件厂、包装公司历年新年、元宵节展开民间文艺扮演活动十分活泼,特别扮演《凤凰灯》是他们的当家节目,先后涌现出邓明、计晓、白调明、史清、莫若汉、黄兴等扮演能手,马建明、曾荣武等痴迷乐手,以翁赓顺为首的工艺扎制名师。特别是“耿家凤凰”的第四代传人耿家喜,爱凤、演凤、安排《凤凰灯》舞队,参与了屡次对外重要扮演活动,为郧县民间艺术的展开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众性的民间艺术活动与文明局、文明馆安排的示范性扮演,彼此影响,彼此促进,道具、艺人、乐手互为补缺,一起把《凤凰灯》扮演面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历年新年、元宵灯展上,“郧县汉江公路大桥试通车文节庆典”,“十堰市首届民间文艺展演”,郧县《凤凰灯》都以它的诱人面貌独领风骚,令人欢然心醉。

  1991年11月,首届我国湖北武当文明功夫节开幕式在武当山下的老营举办。郧县安排演奏员58人,排演大型舞蹈《丹凤向阳》参与了扮演。此次排演,初次将传统的一只凤扮演改为双凤扮演。增加了“花仙子”人数和伴舞,配以“葵花向阳”烘托。在共同组成扮演时,又安排丹江口市的24只小凤凰协作扮演,赢得了中外观众的阵阵喝彩和称誉。

  1992年10月,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湖北孝感举办。省歌舞团、省工商银行艺术团承办闭幕式歌舞晚会《黄鹤传友谊》,其间第七个节目为60人扮演的大型舞蹈《丹凤向阳》。郧阳《凤凰灯》从此以新的面貌飞出山门,步入现代广场艺术的大雅之堂。

  1996年头,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第九届“慈悲万人行”活动,约请湖北《凤凰灯》南行献演。郧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局会同省群艺馆举办筹备会议,要求在承继《凤凰灯》传统当地特色的基础上,依照“五个一流”即一流的导演、艺人、音乐、道具、扮演水平的规范筹建“凤凰灯艺术团”,编列新的《双凤向阳》赴广东扮演。通过多方面的精心安排,2月7日,郧县正式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李元生为团长的“湖北省郧阳凤凰灯艺术团”。县艺术团团长崔中杰任排练现场指挥,文明馆馆长徐堂根任道具组组长,我担任总编导兼履行导演,共选调优异女艺人10人,男艺人6人,乐队8个。通过严重而谨慎的排练,新编《双凤向阳》经市、县领导审视通过。1996年2月25日阴历正月初七,郧县凤凰灯艺术团代表湖北省和十堰市,在中山市进行扮演和答谢主席台特许扮演,遭到热烈欢迎。凤凰灯精深的工艺,奇特的构思,美丽一起的音乐,潇洒柔美的服饰打扮,以及精彩高雅的拟人化扮演,使广东人目击了鄂西北优异民间艺术和“楚文明”的诱人面貌,数万观众和游行部队耳目一新,欢呼声不停。中山市党政领导、广阔市民、海外侨胞及外国人共同赞许凤凰灯的一起艺术,称誉凤凰灯灯美、舞美、服饰美、音乐美、人更美。带着五面锦旗荣归家园,正值传统元宵灯展,艺术团稍事休整,于1996年3月3日从头集结,进行了“郧阳凤凰灯艺术团赴广东归来报告扮演”,咱们举着锦旗,神采飞扬地走向街头、广场、机关厂矿巡回扮演30多场。所到之处,大众比肩接踵争相观看。人们对新编《双凤向阳》及其史无前例的扮演阵型交口称誉,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元宵灯节喜庆未尽,郧县庆“三八”梨花村杯万人秧歌会盛大举办。《双凤向阳》被安排在开幕式主席台前首先扮演,遭到数万人抬头注视。开幕式后,十堰电视台对凤凰作了详细录像,并现场采访了文明局长和总导演。至此,首届“凤凰灯艺术团”圆满完成了她的荣耀使命,在郧县民间舞蹈艺术的展开史上留下了亮光的一页。这次凤凰灯南国之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遭到了高度点评。《湖北日报》、《中山日报》、《十堰日报》、《湖北文明》等10余家报刊先后作了报导。省文明厅、省大众艺术馆对凤凰灯在中山市的扮演成功极为注重,于1996年8月将这个节目引荐上报文明部。同年11月,郧县凤凰灯荣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扮演优异奖和编导优异奖;12月又荣获“湖北省社会文明艺术范畴舞蹈创造扮演”扮演三等奖和编导三等奖。

  《凤凰灯》中山行之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时年6月,我国对外经济文明交流中心致函十堰市文明局转郧县文明局,约请郧县凤凰灯参与8月份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的《我国灯文明展》。此函转给我阅后,我将有关材料收拾好后交给文明局。岂料8月中旬我就患病住院,成果不得而知,也许是参展经费困难的原因,而抛弃了出国参与塞维利亚的灯展。

  1996年末,郧县文明馆受凤凰灯中山之行的鼓动和启示,通过与湖北梨花村酒业集团联络,两边缔结协作协议,成立了“湖北梨花村酒业集团凤凰灯艺术团”。
1997年文明馆新任馆长孟长城,进一步狠抓“凤凰灯艺术团”的作业,先后排练《双凤向阳》、《郧县彩船》、《雏凤展翅》、《幼儿彩船》、《抬花轿》,在郧县城乡、十堰市区巡回扮演200多场,成为昌盛大众文明活动的骨干部队。

  1997年7月12日,郧阳中学举办盛大的建校45周年纪念庆典,特邀凤凰灯艺术团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扮演《凤凰灯》。看到故土的优异民间艺术后继有人,老校友们个个赞不停口,兴奋地与“凤凰”合影留念。

  1998年9月,省、市、县三级电视台联合拍照《郧阳凤凰灯》专题片。拍照地点选在大堰乡一个山明水秀的当地,当地干部大众热心协作,省台修正杨菲女士亲身参与清场劳作,顺畅拍到了落日、大桥、庄稼、碧波的田园风光布景。该片在湖北卫视“荆楚方圆”栏目播出数次,进一步扩展了《凤凰灯》在全省的影响。

  建国50周年之际,我又担任导演排练《凤凰灯》、《彩船》,别离为十堰市纪检监察体系和十堰市电力体系员工运动会开幕式庆典扮演,遭到了全市观众和运发动的好评。

  2000年1月8日,我到武汉参与湖北省文明体系破格申报高级职称人员论文辩论。我在辩论会上答复了《凤凰灯》怎么表现“楚人崇凤”这一主题,以及怎么使用、学习和展开《凤凰灯》的原始方式与舞蹈动作等问题之后,特别反映了深山的“俊鸟”因交通、信息、资金等问题,失去了飞向北京、飞出国门的时机。在场评委当即动身安慰我说,这个问题,省里现已有所考虑,国家也会注意到的,今后必定会有时机,期望你和你的搭档们坚定信心,等候这一天的到来参与辩论会仅过了10天,《凤凰灯》美丽的彩色霓裳就招引了北京的目光。千禧之年的元月20日,中央电视台“乡村文体巡访”摄制组杨巍一行两度赴郧,详细了解、采访《凤凰灯》的有关状况,拍照编制了8分钟的专题片“感触凤凰灯”,于4月9日晚开端在央视农业频道播出数次。省、市、县文明同仁彼此传告,恭喜勉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双凤向阳》是郧县《凤凰灯》的打破,而“四凤共舞”更是令人振奋。新千年的第一个新年,十堰市安排大张旗鼓的“新世纪新年万人游园”活动,指定郧县承办“恐龙彩车”和“凤凰灯方队”,要求部队规划在100至200人。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局和谐指挥下,郧县文明馆详细承当悉数工艺制作和编列扮演使命。秦明海、杨淑惠再次出任总编导和伴舞导演,80名“花仙”披红着绿,头戴花冠和凤凰模型,交叉护拥着太阳和“四凤”翩翩而舞,局面壮丽而又高雅,气氛活泼而又严肃。元月25日阴历正月初二,十堰城区瑞雪纷扬,似拉上了白色的纱缦,更给《凤凰灯》增添了华艳与尊贵之美。“恐龙”的俯首长啸和“凤凰”的亭亭玉立,令十堰市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郧县摘取了“十佳彩车”、“十佳文艺方队”的桂冠,恰似“龙凤”带给了咱们吉祥如意和奋发向上的力气。

  郧县《凤凰灯》现在已成为“中华一绝”,成为“楚人崇凤”的代表性标志。她是鄂西北公民的自豪,也是汉江文明的精华与魂灵。让咱们借用胡乔木同志的《凤凰》诗作,祝福郧阳《凤凰灯》以愈加美丽的姿势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向国际
  谁从前看见凤凰翱翔?
  谁从前听见凤凰歌唱?
  没有谁。惟有驾驭梦想,能寻找长生不老的鸟王。
  他衔着美好和光亮的期望,
  周到地交游在人世天上。
  谁最早画出凤凰的形象?
  谁最早唱出凤凰的诗章?
  不知道。多谢往古的大师,
  让多情的仙鸟歌舞在穹苍。
  飞下去,你彩色缤纷的翅膀
  向天高地远,地久天长!